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121********06340X9 | 建设单位法人:张志强 |
刘柱 |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区 |
**市**区长**大街320号 |
****东院门诊综合楼和眼科大楼项目 | 项目代码:|
建设性质: | |
2021版本:108-医院;****防治院(所、站);妇幼保健院(所、站);急救中心(站)服务;采供血机构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Q8411-Q8411-综合医院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 **市五四东路443号 |
经度:115.51848 纬度: 38.87135 | ****机关:****审批局 |
环评批复时间: | 2020-05-14 |
保莲审环〔2020〕009号 |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
2023-10-30 |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56000 |
146.6 | 运营单位名称:**** |
121********06340X9 |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公司 |
****0602MA0CCHYE05 | 验收监测单位:******公司 |
****0682MA0DXEH21E | 竣工时间:2023-06-25 |
调试结束时间: | |
2024-06-27 |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2024-07-27 |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 http://gongshi.****.com/h5public-detail?id=401499 |
技术改造 | 实际建设情况:技术改造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1、总建筑面积74750m2,地上建筑面积53350m2,地下建筑面积21400m2 2、床位630张(其中传染科床位40张),日接诊4000人次 3、总投资60000万元,环保投资20万元 | 实际建设情况:1、总建筑面积66767.6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46767.12m2,地下建筑面积20000.56m2 2、床位630张(未设置传染科),日接诊4000人次 3、总投资56000万元,环保投资146.6万元 |
1、根据《****东院门诊综合楼和眼科大楼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建设,楼层及建筑面积变动 2、未设置传染科 3、污水处理站投资118.6万元,废气治理投资23万元,医废及固体投资5万元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挂号-初步诊断-检出处置-取药-出院;挂号-初步诊断-住院-检查处置-治疗-检出处置-出院 | 实际建设情况:挂号-初步诊断-检出处置-取药-出院;挂号-初步诊断-住院-检查处置-治疗-检出处置-出院 |
未变动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1、①锅炉废气:技改后,全厂设1台4t/h燃气锅炉,1台12t/h燃气锅炉,经低氮燃烧器处理后,由1根8m高排气筒排放;②污水处理站臭气:****处理站采用地埋式封闭设计,加强运行管理 2、传染科医疗废水单独消毒处理后,与综合医疗废水、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的****医院****处理站(混凝沉淀+消毒)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3、废离子交换树脂暂存于危废间,定期由有处置资质单位处置 | 实际建设情况:1、①1台4t/h燃气锅炉,1台12t/h燃气锅炉分别设置1套低氮燃烧器,锅炉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②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经收集后,经1套“UV光氧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 2、实际无传染科,检验科、病理科废水单独经理化沉淀池处理后,与综合医疗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的食堂废水、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处理站(厌氧+缺氧+接触氧化+消毒)处理后,由市政污水管****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3、废离子交换树脂由厂家回收;餐厨垃圾垃圾桶收集后,交由**明志餐****公司处置。日产日清,不在医院暂存;未受感染的的一次性输液瓶(袋)、**瓶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再生****公司处置;污水处理站自动监测设备产生的在线监测废液,暂存于危废间,定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风华****公司)集中处置;“UV光氧净化装置”产生的废灯管,危废间暂存,定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风华****公司)集中处置 |
1、①排气筒高度由8m变更为15m;②污水处理站中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均采用地埋式封闭设计,消毒、污泥压滤过程恶臭废气收集治理后通过有组织排放,未被收集废气通过无组织排放; 2、污水处理站工艺由“混凝沉淀+消毒”变更为“厌氧+缺氧+接触氧化+消毒” 3、通过比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锅炉软水制备过程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未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按照一般固体废物管理;实际产生并得到合理处置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无 | 实际建设情况:无 |
无 |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16.641 | 49.9 | 0 | 0 | 16.641 | 16.641 | |
0 | 3.599 | 4.99 | 0 | 0 | 3.599 | 3.599 | |
0 | 0.058 | 0.998 | 0 | 0 | 0.058 | 0.058 | |
0 | 5.815 | 5.988 | 0 | 0 | 5.815 | 5.815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503 | 0 | 0 | 0 | 0 | / |
0 | 0.491 | 2.512 | 0 | 0 | 0.491 | 0.491 | / |
0 | 0.023 | 0.251 | 0 | 0 | 0.023 | 0.023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1 | 污水处理站(混凝沉淀+消毒)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8) | 污水处理站(厌氧+缺氧+接触氧化+消毒) | 根据《检测报告》(MSHB****05112),综合废水污染物两日监测最高日均值分别为COD62mg/L、氨氮13.5mg/L、SS15mg/L、BOD519.9mg/L、TP0.22mg/L、TN21.5mg/L、粪大肠菌群数1.1×103MPN/L,pH6.7~6.8,COD最高允许排放负荷8.03g/(床位●d),BOD5最高允许排放负荷2.69g/(床位●d),SS最高允许排放负荷1.90g/(床位●d),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8)表2预处理标准及****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 |
1 | 低氮燃烧器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5161-2020)表1燃气锅炉排放限值要求 | 低氮燃烧器 | 根据《检测报告》(MSHB****05112),4t/h燃气锅炉废气污染物两日最高排放浓度分别为颗粒物1.3mg/m3,二氧化硫未检出,氮氧化物30mg/m3,烟气黑度<1级, | |
2 | 低氮燃烧器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5161-2020)表1燃气锅炉排放限值要求 | 低氮燃烧器 | 12t/h燃气锅炉废气污染物两日最高排放浓度分别为颗粒物1.7mg/m3,二氧化硫未检出,氮氧化物33mg/m3,烟气黑度<1级 | |
3 | 无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UV光氧净化装置 | 根据《检测报告》(MSHB****05112),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污染物两日最高排放浓度(速率)分别为氨1.68×10-3kg/h、硫化氢1.70×10-4kg/h,臭气浓度851(无量纲) |
1 | 基础减振,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基础减振,隔声 | 根据《检测报告》(MSHB****05112),经监测,项目东、西、北厂界昼间噪声最高值为53dB(A),夜间噪声最高值为43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1类标准要求;项目南厂界昼间噪声最高值为67dB(A),夜间噪声最高值为53dB(A) |
1 | 项目****处理站污泥经消毒脱水后,与医疗废物、废离子交换树脂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由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处理 | 餐厨垃圾垃圾桶收集后,交由**明志餐****公司处置。日产日清,不在医院暂存 未受感染的的一次性输液瓶(袋)、**瓶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交由****再生****公司处置 废离子交换树脂由厂家回收 医疗废物、化粪池污泥、污水处理站污泥均属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类废物、病理性废物),分类收集后,放入塑料袋或废物箱中,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库。 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定期由****恩医疗废****公司处置。 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类废物,定期由**风华****公司处置 ****处理站污泥脱水处理后,采用塑料包装,暂存于危废间,废UV灯管,在线监测废液,收集暂存于危废间,定期由**风华****公司处置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无 |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无 |
/ |
/ |
/ |
/ |
/ |
/ |
/ |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
验收结论 | 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