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热带植物秸秆零碳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园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 现将拟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在公示期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书面提出听证申请。
上海龙凤419传真:****0976
上海龙凤419通讯地址:**县金江镇金马大道地经六路3号 ****服务局公共服务审批室
邮编:571900
传真:****6825
通讯地址:**市**区美贤路9号 ****生态环境厅环****管理处
邮编:570203
项目名称: | **热带植物秸秆零碳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园 |
建设单位: | ****' |
建设地点: | **省****农场S212省道附近 |
环评单位: | **欣森宏景****公司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项目位于****农场S212省道附近,占地面积20000㎡(约30亩)。项目主要以香蕉秸秆为原材料(2万吨/年香蕉秸秆),通过破碎、水解、厌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燃气进行发电,并用发酵剩余的纤维生产可降解材料及餐具。实现生物燃气年发电300万kWh(1兆瓦机组),光伏年发电平均110万kWh(1MWp),年生产可生物降解餐具1万吨及可降解纤维材料6000吨。建设发酵和制浆区、发电区、餐具生产区、光伏系统等主体工程,原料区、卸料区、产品仓库、生物燃气储存区、车辆调配区、厂内道路、避雷针、放散火炬。综合楼、消防水罐、锅炉房、停车区等。 |
主要环境影响结论: |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可行,布局合理,与周边环境协调。项目在充分落实“三同时 ”制度的基础上,采取各项治理措施,产生的污染物可满足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小。项目运营期间加强各项环保措施的运行管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项目的生产运营有利于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报告认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 |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符合性: | 本项目为农业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四十二、环境保护与**节约综合利用 8.废弃物循环利用:……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因此本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相符。 不属于《**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25年版)》禁止类、限制类产业,为允许类,项目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相符。所以,本项目符合**省产业政策。 综上,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 |
选址合理性: | 本项目用地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本项目属于乡村**项目,用地符合《**省自然**和规划厅关于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琼自然资函〔2024〕432 号)管理规定。本项目是香蕉秸秆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符合《**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关于**镇**生态建设区和北部沿海特色农业区的总体定位。本项目行业类别和环保措施符合**县一般管控单元ZH469****0001分区管控的要求。 最近的居民区是西南侧210****农场群茂队,居住人口约50人,其他居民区均位于2500米以外,本****农场群茂队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该居住区有一定影响,但本项目是利用沼气发电自用,发电量少,污染物排放量少,****农场群茂队的影响不大。本项目选址基本符合《****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要求。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相关法规,省道建筑控制区标准: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不少于15米。这一范围旨在保障公路安全通行,防止建筑物或设施侵占公路空间影响视距或引发事故。本项目地块边界距离省**缘29米,因此本项目地块范围不影响S212省道管理范围。 本项目原料不属于生活垃圾,且本项目发电只用于本项目生产生物质餐盒产品和生物质纤维产品。因此本项目不需要考虑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18-2030年)》的相符性。 **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1万亩,会产生大量废弃秸秆,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把**县的香蕉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大量秸秆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退避双杨河河道管理范围的情况下,本项目选址合理。 |
清洁生产水平: | 本项目采用香蕉秸秆废弃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生产用电为原料发酵产生的生物燃气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属于循环经济,满足清洁生产水平。 |
排污达标和排污总量控制可行性0: |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委托抽运用于肥田。****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不排放水污染物。经核算,本项目废气污染物可达标排放。 废气污染物:NOx:0.279t/a;非甲烷总烃:0.407t/a。总量控制指标最终由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定。 |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 |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车辆冲洗水和混凝土养护废水,设临时化粪池,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抽运。建合适容量的临时隔油沉砂池和导流沟,混凝土养护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经导流沟流入临时隔油沉砂池,隔油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和路面的洒水抑尘,混凝土养护,不外排。在开挖面或渣土堆场周边设导流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临时沉砂池,雨天产生的雨泥水经导流排水沟导入沉砂池沉淀后,清液排入周边空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施工设备同时施工;合理安排运载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噪声敏感时段,提醒出入车辆在经过噪声敏感区时限制车速,禁止鸣笛。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降低其工作噪声。 施工营地应设临时垃圾收集箱,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及时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每日清运。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土石方尽量回填和用于筑路,多余土****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堆场;废金属等委托废品站回收利用;废机油、废涂料及涂料桶,应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本项****处理站废气、水解废气、烘干废气、燃气发电废气和火炬废气等。污水处理站生化工序厌氧段和污泥池加盖密闭,污泥处理工序集气后经离子除臭15米高排气筒排放;燃气发电用的生物燃气采用活性炭吸附去除硫,且燃烧器采用国际先进低氮燃烧器,燃烧废气经18米高排气筒排放;火炬废气15米高空排放。水解废气集气经等离子除臭和水喷淋处理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烘干废气真空负压集气,楼顶16米高排气筒排放。发电机废气引至房顶排放;厨房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楼顶排放。 运营期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此外还有锅炉排水。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抽运用于肥田。项目生产废水、锅炉排****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污水处理站采用微滤+气浮隔渣+两级过滤+水解+厌氧+接触氧化+MBR膜处理的处理工艺。根据分析,本项目对污染物的处理可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中的工艺用水水质标准。 本项目各设备采用减震和车间隔声,对于发电设备采取强化减震和吸声处理,对于风机采取消声,且东北侧设绿化带后,本项目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项目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于垃圾收集点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废水处理过程废****肥厂。不合格产品和边角料外售废品站。废机油、废活性炭和检验废液分类收集,暂存危废间,委托有资质单位收集和处理。 |
环境质量与环境功能区: | 六项大气基本污染物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 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限值。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级达标区; 附近的双杨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属于III类水环境功能区; 项目营运期南侧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限值,其他厂界执行2类限值。 |
环境风险控制: | 1. 车间、库房、生物燃气柜、发酵车间、发电机房和危废间设置醒目的防火、禁止吸烟及明火标志;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 2. 危废间必须做好防渗、防风、防雨、防晒、防火措施,并经常检查维护。 3. 对机油、柴油等妥善储存,未用的油类采用密闭桶储存,废油采用密闭防渗桶暂存危废间。 4. 配备灭火器、防护手套、应急药品等应急物资,并经常检查其保质期和随时更换。 5. 消防水经常更新保压,防止内部滋生细菌影响消防水压。 6. 雨水排放口前设截止阀,突发环境事件时,紧急关闭雨水排放口。 7. 厂区出入口两侧堆放足够的消防沙袋,突发环境事件导致发酵罐泄漏或产生很多事故废水时,采用沙袋紧急围堵,借助实体墙,把事故废水围堵在厂区内。 8. 设废水临时收纳容器和应急泵,污水处理站发生故障且无法容纳生产废水时,把废水泵入收纳容器暂存。考虑厂区空间小,可采用折叠液袋(工程预压液袋)作为临时收纳容器。 9. 制订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所有员工培训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 10. 制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经常演练,随时更新周边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联系方式,以备应急联系和组织联动。 |
公众参与意见: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