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全网商机
登录/注册
**** | 项目名称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物联网系统开发服务 | |
地****学院 | 经办人王民水 | |
275000.00 人民币 | 成交金额272500.00 人民币 | |
**** | ||
**省-**市-****广场东侧南四环路4266号华友华城国际三期(公建)11#、12#楼1603号,1603B室 | 采购单位 | **** |
服务完毕验收合格后100%付款。 | ||
150****6540 | 服务时间2025年07月14日 至 2025年08月14日 | |
**省-**市-****广场东侧南四环路4266号华友华城国际三期(公建)11#、12#楼1603号,1603B室 | ||
以成交单为准,参考相关内容进行验收。验收程序以甲方职能部门规定为准。 | ||
1.售后响应:建立7X24小时售后客服体系,2小时内响应,4小时内到达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2.本地售后:确保人员及时现场解决问题。 | ||
评审表.pdf |
支撑软件开发服务 | 名称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物联网系统开发服务 | |
项 | 数量1 | |
¥272,500.00 | 总价¥272,500.00 | |
服务内容要求: (1)电子地图:系统集成高精度电子地图,基础地图展示功能支持 2D视图,提供丰富且实用的地图工具,测距工具采用高精度坐标计算模型,误差控制在米级,可精准标注灾害点、设备部署位置等关键位置,为防治地面坍塌提供精确数据支撑;多边形工具能快速标注灾害可能影响的区域,辅助评估灾害情况;标注功能允许用户自定义标注位置,文字说明,方便标记临时避难场所、地质勘察重点区域等特殊信息。地图缩放级别从 1 级到 18 级形成完整的尺度体系,1 级可纵观整个监测大区,助力管理者把握区域整体地质灾害风险分布;18 级能清晰呈现系统预警信息的点位展示,便于进行精细化隐患排查,充分满足在宏观决策与微观分析等多场景下的需求; (2)探测器部署:系统基于先进的设备编码算法,自动生成唯一且不可重复的序号,该序号作为探测器的 “数字身份证”,贯穿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无论是设备调试、日常巡检还是故障维修,都能凭借序号快速定位与识别。借助高精度卫星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系统以亚米级精度记录探测器的经纬度坐标,并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动态标注,当设备位置发生变动时,地图标注也会更新。每个探测器被赋予专属设备编码,编码规则融合设备类型、安装区域、安装顺序等信息,例如 “WD - A01 - 001”,其中 “WD” 代表微动监测传感器,“A01” 表示 A 区第 1 个监测点,“001” 为该区域安装的第 1 台设备,结合设备名称形成完整的设备信息标识体系。系统构建的设备信息档案,不仅包含设备的型号、精度等基本参数,还详细记录安装时间、安装人员、数据采集日志等内容。当设备出现数据异常波动或故障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档案快速追溯设备运行历史,分析故障原因,同时,档案中的数据记录也为设备性能评估、使用寿命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全方位保障探测器稳定、可靠地运行,持续为地质灾害监测提供准确数据; (3)物联网关部署:系统采用智能设备分配算法,为每一台物联网关赋予唯一序号,该序号关联设备的硬件信息、网络配置等参数,形成设备的专属身份标识。在安装过程中,通过专业的地理定位工具与系统录入流程,将物联网关的精确坐标信息完整记录,并在电子地图上以醒目的图标进行标注,点击图标即可查看设备的详细信息。强大的实时监测功能依托网络心跳检测、数据传输状态监控等技术,对物联网关的在线状态进行 7×24 小时不间断监测,以绿色高亮图标表示设备正常在线,此时设备以稳定的频率将探测器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端;以红色闪烁图标提示设备离线,同时系统自动触发告警提醒管理人员。结合设备名称,如 “香蜜湖C 区域物联网关 1 号”,管理人员在电子地图设备概览界面或设备管理列表中,可快速筛选查看特定区域物联网关的部署位置与运行状态。当设备离线时,可通知技术人员排查,确保物联网关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保障数据传输链路畅通无阻; (4)用户管理:系统构建完善的用户全流程管理体系,用户注册环节采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机制,除常规的用户名、密码输入外,还支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等验证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真实可靠;登录界面提供便捷的一键登录、记住密码等功能,同时具备防暴力破解机制,限制错误登录尝试次数,保障账户安全;密码修改功能支持密码强度检测,引导用户设置高强度密码,防止账户被盗用。系统根据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的业务需求,划分管理员、监测人员、普通用户等多种角色,每个角色对应一套精细化的权限配置方案。管理员拥有最高管理权限,可进行用户账号创建、编辑、删除操作,灵活分配不同角色的功能权限,如是否具备查看某些功能、系统配置修改等权限,还能对系统日志进行查看与管理,监控系统操作行为;监测人员主要负责地质灾害数据的日常监测与分析工作,被赋予查看各类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查询等权限,同时可对数据异常情况进行初步研判与上报;普通用户则仅能访问公开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等内容。系统严格执行最小权限原则,结合用户操作日志审计,全方位保障系统数据安全与操作合规,防止越权操作与数据泄露风险; (5)监测预警:系统搭载先进的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每月可根据输出参数,系统启动月度预警信息生成流程,通过对当月海量栅格点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全面汇总预警情况。预警级别依据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潜在危害程度,分为绿色(不易发生)、黄色(低易发生)、橙色(中易发生)、红色(高易发生)四级,同时提供预警依据与风险评估结论。通过对各街道行政区域的精准划分与数据统计,系统精确计算预警事件数量,并以百分比形式展示月度街道预警占比。利用可视化技术,点击各街道占比,可现实对应街道的高易发栅格点,例如通过颜色可清晰呈现不同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颜色越深代表风险越高,帮助管理者快速识别高风险区域,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早预警、早发现、早防范; (6)微信/短信通知:系统深入分析地质灾害预警业务的不同场景需求,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微信 / 短信发送模板。每个模板对应唯一序号,与业务(如 “橙色预警通知”“红色预警通知”)一一绑定,方便用户在模板管理界面快速检索与调用。在模板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以红色预警短信模板为例:“【地质灾害红色预警】尊敬的 [用户称呼],您负责的 [具体区域] 于 [具体时间] 监测到易发生风险,请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风险审核复查。系统查询链接:[网址]”,模板包含灾害事发地点坐标、应对措施等关键信息,同时提供系统查询链接,方便用户获取更详细资料。在接收用户选择方面,系统提供灵活的配置方式,既支持按用户角色进行批量选择,如向所有负责此区域的现场踏勘人员发送指令通知;也可按区域划分,精准推送特定区域的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以最高效率精准触达相关人员,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7)报警通知和处理:系统打造直观高效的一键报警信息列表界面,采用实时数据更新技术,确保报警信息秒级同步展示。列表实时呈现报警类型,除常见的地面塌陷、脱空隐患外,还包括空洞隐患、地面沉降等多种灾害相关报警类型,同时详细记录事件描述,涵盖报警发生的精确时间(精确到秒)、具体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与地址双重显示)等关键信息,使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报警事件全貌。系统对报警处理流程进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从报警接收瞬间记录时间戳,每个环节的操作记录、操作人员、时间节点等信息都完整留存。切实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能力与处置效率。 |